酒店预订
酒店预订

国家概况   >   世界各地   >   亚洲   >   黎巴嫩   >     >   贝鲁特

贝鲁特概况 地理概况 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 政治经济 饮食娱乐 交通概况

贝鲁特(Beirut)是黎巴嫩首都,位于黎巴嫩海岸线中部突出的海岬上,面向地中海,背靠黎巴嫩山脉,是地中海东岸最大港口城市,也是以其独特建筑风格与气候环境并美而闻名的海滨城市。城市面积67平方公里。属地中海气候,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1℃,年温差小,冬季多雨。7月平均最高气温32℃,1月平均最低气温11℃ 。“贝鲁特”一词源自腓尼基语“贝利图斯”,意为“多井之城”,至今贝鲁特一些古井仍在使用。

人口180万(2004年),居民1/3为逊尼派穆斯林,其他还有亚美尼亚正教、东正教、天主教、什叶派穆斯林等。少数民族有亚美尼亚、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人。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贝鲁特海岸和峭壁穴居。在腓尼基时代贝鲁特已具城市雏形,是当时重要的商业港口,并以织造业、印染业、铸铁业闻名。在希腊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曾于公元前333年进驻贝鲁特,使这座城市具有希腊文明的特点。贝鲁特的繁荣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达到顶点,罗马式的广场、剧院、运动场、澡堂鳞次栉比。公元349年和公元551年由于强烈地震和海啸,贝鲁特被毁。公元635年,阿拉伯人占领贝鲁特地区。1110年十字军攻占贝鲁特,1187年阿拉伯著名将领萨拉丁将其收复。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贝鲁特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特别是奥斯曼帝国将省政府迁至贝鲁特后,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黎巴嫩独立后,贝鲁特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地发展,成为中东的金融、旅游和新闻中心,并以转口贸易驰名于世。在内战前为中东著名的商业、金融、交通、旅游和新闻出版中心,有东方巴黎的美誉。

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后,贝鲁特被一分为二,从北部的贝鲁特港经中心商业区沿大马士革路到东南郊,形成一条长约6公里、宽约200米的无人区(人称“绿线”)。“绿线”以西市区和南部郊区居民大部分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和德鲁兹派居民聚居区。“绿线”以东为基督教区。绿线既是东西区隔离带,也是两大教派民兵频繁交战的地带,两区居民不敢轻易往来。塔伊夫协议签署后,新政府成立,贝鲁特东、西区相互开放,首都治安逐步好转。1992年起政府制定了大规模重建计划,城市面貌逐渐恢复。但由于多年内战,城市遭到严重破坏,重建工作因资金短    缺而进展缓慢。

贝鲁特位于黎巴嫩海岸线中部突出的海岬上,背靠黎巴嫩山脉,气候凉爽湿润,全城随海边大大小小的山丘起起伏伏,最低处伸入地中海。从黎巴嫩山脉盘山而上,山腰处建筑多为白色或红色,嵌在碧蓝的海与葱郁的山之间。山上生长着著名的黎巴嫩雪松,端庄挺拔,树冠似塔,松球粉绿,黎巴嫩国旗和国徽的图案均取自这种雪松。时值初夏,白雪依稀见于山巅。
  

贝鲁特人爱漂亮体现在各个方面。超市、商场、咖啡店和餐馆的装修精细入微,颇具匠心;服务员的制服干净考究;逛街的男男女女个个衣冠楚楚。

贝鲁特(Beirut)是黎巴嫩首都,是地中海东岸最大港口城市,也是以其独特建筑风格与气候环境并美而闻名的海滨城市。内战后的贝鲁特被一分为二,东区为基督教徒居住区,教堂遍布;西区为穆斯林居住区,清真寺众多。现在东区和西区的划分已不很明显,许多地方基督教堂和清真寺比肩而立。
  

经济却萧条了不少。昔日酒吧、咖啡馆和名牌服装店云集之地,如今岗哨密布,生意惨淡,许多店铺关门。虽然旅游旺季在即,许多旅游纪念品店和餐馆老板并不乐观,大批海景房人去楼空。

贝鲁特到处可见国际连锁餐馆和酒店。

贝鲁特现仍是中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贝鲁特港口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港口,港区面积66公顷,港深15至18米,10万吨级货轮可直接靠岸装卸货物。贝鲁特国际机场是国际上著名航空港,每天有2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在这里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