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预订
酒店预订

国家概况   >   世界各地   >   亚洲   >   东帝汶

东帝汶概况 地理概况 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 政治经济 饮食娱乐 交通概况

东帝汶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岛国。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和东端的雅库岛。西部与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
东帝汶位海岸线长735公里。境内多山,沿海有平原和谷地,大部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平原、谷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平均湿度为70%~80%。年平均降水量1200~1500毫米,但地区差异较大:北部沿海地区每年5月至11月为旱季,12月至翌年5月为雨季,年降水量为500~1500毫米;南部沿海地区6月至12月为旱季,12月至翌年2月及5至6月为雨季,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中部山区年降水量为2500~3000毫米。   16世纪前,帝汶岛曾先后由以苏门达腊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和以爪哇为中心的麻喏巴歇(满者伯夷)王国统东帝汶土著人治。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帝汶岛。1613年,荷兰势力侵入,于1618年在西帝汶建立基地,排挤葡势力至东部地区。18世纪,英国殖民者曾短暂控制西帝汶。1816年,荷兰恢复对帝汶岛的殖民地位。1859年,葡、荷签订条约,重新瓜分帝汶岛。帝汶岛东部及欧库西归葡,西部并入荷属东印度(今印尼)。1942年日本占领东帝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曾一度负责管理东帝汶,不久后葡恢复对东帝汶的殖民统治,1951年将东帝汶改为葡海外省。1960年,第1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1542号决议,宣布东帝汶岛及附属地为"非自治领土",由葡萄牙管理。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爆发“武装部队运动”推翻了独裁政权,葡开始民主化和非殖民化进程。1975年葡政府允许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主张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简称革阵)、主张同葡维持关系的民主联盟(简称民盟)、主张同印尼合并的帝汶人民民主协会(简称民协)三方之间因政见不同引发内战。革阵于1975年11月28日单方面宣布东帝汶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同年12月,印尼出兵东帝汶,1976年宣布东为印尼第27个省。1975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印尼撤军,呼吁各国尊重东帝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自决权利。此后联合国大会多次审议东帝汶问题。1982年联大表决通过支持东帝汶人民自决的决议。从1983年至1998年,在联合国秘书长斡旋下,葡萄牙与印尼政府就东帝汶问题进行了十几轮谈判。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印尼苏哈托政权下台。1999年1月,印尼总统哈比比同意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选择自治或脱离印尼。5月5日,印尼、葡萄牙和联合国三方就东帝汶举行全民公决签署协议。6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驻东帝汶特派团(UNAMET),于8月30日主持东帝汶全民公决。东45万登记选民中,约44万人参加了投票,其中78.5%赞成独立。哈比比总统当日表示接受投票结果。投票后东亲印尼派与独立派发生流血冲突,东帝汶局势恶化,联合国特派团被迫撤出,约20多万难民逃至西帝汶。9月,哈比比总统宣布同意多国部队进驻东帝汶。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成立由澳大利亚为首、约8000人组成的多国部队,并于9月20日正式进驻东帝汶,与印尼驻军进行权力移交。10月,印尼人民协商会议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东帝汶脱离印尼。同月,安理会通过第1272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UNTAET,简称联东当局),全面接管东帝汶内外事务。   东帝汶人参加独立一周年庆祝活动1999年11月,东帝汶成立具有准内阁、准立法机构性质的全国协商委员会(NCC),2000年7月成立首届过渡内阁,2001年8月举行制宪议会选举,9月15日成立制宪议会和第二届过渡内阁,2002年4月举行总统选举,东独立运动领袖夏纳纳·古斯芒当选。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是本世纪第一个新生国家。   联合国继续向东帝汶派驻由军队,民警和文职官员组成的支助团(UNMISET),协助东帝汶政府工作,任期至 2005年5月。2005年5月20日,联合国在东设立为期一年的后续特派团,即联合国东帝汶办事处(UNOTIL),继续为东政府重建工作提供协助。2006年8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向东派遣任期为六个月的联合国综合特派团(UNMIT),以协助保持东局势稳定,帮助东举行2007年总统和议会大选。2007年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将特派团任期延长一年,确保东社会治安和大选顺利进行。   2007年5月9日,奥尔塔当选东帝汶总统,古斯芒被任命为总理。
暂无信息!
东帝汶独立以来,局势总体稳定。东政府加强行政、司法和警务建设,致力于推进经济重建和社会发展。2004年,东颁布了政党法,一批涉及行政、司法、商业、投资的法案提交议会讨论;地方政权建设基本完成,政府管理深入到基层。   但东经济基础薄弱,政府缺乏执政经验,失业和贫困问题较为突出,民众不满情绪时有浮现。2006年初以来,600名被开除士兵闹事,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30多人死亡,60多人受伤,20多万人逃亡。6月27日,东总理阿尔卡蒂里辞职,独立人士、前国务兼外长与合作部长(外长)、前国防部长奥尔塔接任政府总理。新政府于2006年7月14日成立,任期至2007年大选前。   【宪法】2002年3月22日,东帝汶制宪议会通过并颁布《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宪法》,规定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是享有主权、独立、统一的民主法治国家,总统、国民议会、政府和法院是国家权力机构。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仅可连任一届。   【议会】 称国民议会,实行一院制。代表全体公民行使制定法律、监督政府和政治决策权,最少由52名、最多由65名议员组成,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   本届国民议会系东帝汶首届国民议会,由原制宪议会于2002年5月20日宪法生效时自动过渡而成。作为特例,本届议会共有议员88人。其中革阵55人,民主党7人,社会民主党、帝汶社会民主协会各6人,民盟党、民族党、英雄协会、人民党、基民党各2人,社会党、自由党、帝汶基民党、欧库西地区独立人士莱兰各1人。议长古特雷斯·卢奥洛(Francisco Guterres LUOLO),副议长雅各布·费尔南德斯(Jacob Fernandes,革阵)和弗朗西斯科·沙维尔·多·阿马拉尔(Francisco Xavier do Amaral,帝汶社会民主协会,原制宪议会副议长)。   东帝汶政府大楼【政府】 由总理、各部部长和国务秘书组成,向总统和国民议会负责。总理是政府首脑,由议会选举中得票最多的政党或占议会多数的政党联盟提名,总统任命。各部部长和国务秘书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   现政府2006年6月成立。前国务兼外长与合作部长(外长)、前国防部长奥尔塔接任总理,革阵成员、原农业部长席尔瓦任第一副总理,原卫生部长阿劳若任第二副总理,原驻美国大使兼常驻联合国代表古特雷斯任外长。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13个地区(Districts):阿伊莱乌、阿伊纳罗、包考、博博纳罗、帝力、埃尔梅拉、劳滕、利基卡、马纳图托、马努法伊、欧库西、苏艾和维韦克;区以下有65个县(Sub-Districts),443个乡(“苏古”,Sucos),2236个村(Aldeias)。   【司法机构】 法院代表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职权独立,只服从于宪法和法律。由最高法院和其它司法法院、行政、税务和审计高等法院和初审行政法院、军事法院组成。最高法院院长由总统任命,任期4年。上诉法院作为最高法院行使终审法院职权,上诉法院院长克劳迪奥·希门内斯(Claudio XIMENES),2003年3月12日任命。   总检察院是检察院最高机关,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任期4年,对总统负责,每年向国民议会报告工作。现任总检察长隆吉尼奥斯·蒙泰罗(Longuinhos MONTEIRO)。   【政党】2001年8月制宪会议选举和2002年4月总统选举确立了以革阵为主导、多党并存的政党格局。在本届国民议会中拥有议席的政党共12个,主要有:   (1)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Revolutionary Front of Independent East Timor,简称革阵,葡萄牙文简称为FRETILIN),执政党,成立于1974年5月20日,党员人数超过15万。原名帝汶社会民主协会(ASDT),于1974年9月11日改现名。主张东帝汶独立。1975年8月20日建立武装东帝汶民族解放军(FALINTIL),控制了东大部分地区,并于1975年11月28日宣布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1975年12月印尼占领东帝汶后,部分革阵成员流亡海外,其余在国内坚持抵抗斗争。1988年1月,东帝汶民族解放军脱离革阵,成为非政党的武装力量。1999年东启动独立进程后,革阵重新整合,并提出恢复民主独立、巩固民族团结,建立多党民主法治国家等主张,获得广泛支持。主席卢奥洛(LUOLO),总书记马里·阿尔卡蒂里(Mari ALKATIRI)。   (2)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简称PD)成立于2001年6月10日。党员多为青年学生和知识界人士。主张东帝汶在民主原则基础上建立新的国家和公正自由的社会,并推行自由市场经济。主席费尔南多·德·阿劳乌若(Fernando de ARAUJO)。   (3)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 Party,简称社民党PSD)成立于2000年9月20日。党员8千。主张将东帝汶建为多党民主、政教分离的法治国家,主张东帝汶独立后优先加入东盟和葡语国家共同体。主席马里奥·维埃加斯·卡拉斯卡朗(Mario Viegas CARRASCALAO)。   (4)帝汶社会民主协会(Timorese Social Democratic Association,简称社民协会ASDT)成立于2001年5月20日。将民主、人权和经济发展立为党纲的三大支柱。主席弗朗西斯科·沙维埃尔·多·阿马拉尔(Francisco Xavier do AMARAL)。   其它政党有:帝汶英雄协会(Association of Timorese Heroes,简称KOTA),基督教民主党(Christian Democrat Party,简称基民党,PDC),自由党(Liberal Party,简称PL),帝汶民族党(Timorese Nationalist Party,简称PNT),帝汶人民党(People's Party of Timor,简称PPT),帝汶社会党(The Socialist Party of Timor,简称PST),帝汶基督教民主联盟(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 of Timor,简称UDC/PDC),帝汶民主联盟(Timorese Democratic Union,简称UDT)。   【重要人物】 若泽·曼努埃尔·拉莫斯·奥尔塔,现任总统。1949年12月26日出生于东帝汶首都帝力,母亲是东帝汶人,父亲是葡萄牙人。奥尔塔早年就读于天主教教会学校。1969年,奥尔塔在东帝汶的电台和电视台做记者。当时的东帝汶还是葡萄牙殖民地。奥尔塔积极参与东帝汶独立运动,1970年至1971年被葡萄牙当局流放到莫桑比克。   1975 年,葡萄牙政府允许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主张独立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主张同葡萄牙维持关系的民主联盟,和主张同印尼合并的东帝汶人民民主协会三方之间因政见不同引发内战。独立革命阵线于1975年11月28日单方面宣布东帝汶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奥尔塔被任命为外交新闻部长。同年12月,印尼出兵东帝汶,并于1976年宣布东帝汶为印尼第27个省。   就在印尼军队进入东帝汶的前几天,奥尔塔离开东帝汶,到纽约联合国总部。作为东帝汶的海外代表,年仅26岁的奥尔塔成为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表演说的最年轻的政治家。在奥尔塔等人的努力下,联合国通过了要求印尼从东帝汶撤军、给予东帝汶人民自决权利的决议。   1975年至1985年间,奥尔塔任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常驻联合国代表,并致力于推动一个旨在结束东帝汶战乱的和平方案。   1996年10月,奥尔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委员会这样叙述他的获奖理由:“奥尔塔是东帝汶独立事业自1975年以来的国际发言人。最近他通过‘和解谈判’为该地区制订和平方案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东帝汶举行关于独立的全民公决,其中78.5%的投票者选择脱离印尼独立。2002年5月,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奥尔塔成为这个新国家的外交与合作部长。在2006年3月东帝汶发生动乱之时,奥尔塔又临危受命,出任政府总理。   2007年5月9日举行的东帝汶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得压倒性多数票,当选东帝汶独立后的第二任总统。   2007年5月20日东帝汶当选总统若泽·拉莫斯·奥尔塔宣誓就职。   2008年2月11日,东帝汶军方发言人称,东帝汶叛军于当日早晨对奥尔塔的总统官邸进行了袭击,奥尔塔本人腹部中弹受重伤,目前奥尔塔正在接受手术。此外,东帝汶总理古斯芒也遭到了袭击,但没有受伤。   东帝汶总理古斯芒夏纳纳·古斯芒(Xanana Gusmao):总理,独立英雄。1946年6月20日生于东帝汶马纳图托。早年就读于天主教教会中学。1974年加入革阵。1981年3月当选革阵主席和东帝汶民族解放军总司令。1992年11月20日被印尼逮捕并判终身监禁,后改为20年徒刑。1998年4月在狱中再次当选抵委主席。1999年9月7日获印尼总统特赦返回东帝汶。2000年1月当选东帝汶全国委员会主席,2001年3月辞职。2002年4月当选东帝汶独立后首任总统,5月20日宣誓就职。主张民族和解,被誉为东帝汶的“曼德拉”。2003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其菲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2000年1月以东独立运动领导人身份访华。夫人科斯蒂·古斯芒(KIRSTY Gusmao),有二子。古特雷斯·卢奥洛(Guterres Lu-Olo):国民议会议长,革阵主席。1954年9月7日生于维凯克地区的奥苏(Ossu)县,早年在帝力就学。1975年加入革阵。1977年成为革阵中层干部。1991年任革阵领导委员会副秘书长。1997年任秘书长。1998年当选为革阵武装斗争抵抗委员会总协调人,并任帝汶抵抗全国委员会内政战线书记和政治军事委员会成员。2001年7月当选革阵主席,9月当选制宪议会议长,主持东首部宪法起草工作。2002年5月20日起任国民议会议长。2004年9月访华并出席亚洲政党国际会议。拉莫斯·奥尔塔(Ramos-Horta):政府总理。1949年12月26日生于帝力,父亲是葡萄牙人,母亲是东帝汶人。早年就读于天主教教会学校。曾当过记者,积极参与东帝汶独立运动。1970至1971年流亡莫桑比克。1975年东帝汶宣布独立后任外交新闻部长。印尼占领东帝汶后逃亡海外。1975年至1985年间任东帝汶革命阵线常驻联合国代表。1998年4月当选帝汶抵抗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并担任夏纳纳的个人代表。2000年10月起任东帝汶行政过渡内阁外交与合作部长。2002年5月20日任现职。长期在海外从事东独立运动。1996年12月获诺贝尔和平奖,1998年获葡萄牙政府最高奖-“自由命令奖”。2000年随夏纳纳访华,2002年12月、2004年12月两次访华。2007年5月卸任,并被任命为总理。
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大派系就是原来葡萄牙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葡式风味,另一种就是印尼时代留下的印尼菜系了。应该说这里的饭店,大凡阳春白雪的就是葡式餐厅了,一般都在葡式的建筑里,外面有白色长长的门廊的那种。东帝汶葡式风味的菜汤比较有名。还有那种烤的硬壳面包,如果配上葡萄牙的红酒,吃起来还是别有风味的。
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公路总长3800公里,许多道路只能在旱季通车。帝力港为深水港,另有COM海港、HERA渔港等。帝力机场为东唯一国际机场,另有3个一级机场、5个二级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