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预订
酒店预订

国家概况   >   世界各地   >   非洲   >   卢旺达

卢旺达概况 地理概况 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 政治经济 饮食娱乐 交通概况

非洲中部的一个国家。与布隆迪、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坦桑尼亚相邻。主要民族有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
16世纪图西族人建立封建王国。19世纪中叶起,英国、德国、比利时相继侵入,1890年沦为“德属东非保护地”。1922年根据凡尔赛和约,被委托给比利时统治。1960年1月比利时同意卢旺达“自治”。1962年7月1日宣告独立,成立共和国。独立后,图西和胡图两部族之间多次发生冲突,大批难民流亡国外,战事持续不断。1991年6月卢实行多党制。   1959年,独立前3年由比利时多数族群,胡图族,推翻了执政的图西族的国王。自1962年独立以来,卢旺达历史就次充斥着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冲突。在其几年内,数千名图西族人被打死,还有一些将进十五万的图西族人流亡到周边国家。这些流亡者的儿童后来成立了一个叛乱团体,卢旺达爱国阵线。1990年,以图西族为主体的卢旺达爱国阵线从乌干达的根据地入侵卢旺达。对此,当时的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军政府声称图西族企图再次奴役胡图族人,采取了对图西族种族灭绝的政策。战争一直持续了两年,1992年,政府军和爱国阵线在坦桑尼亚的阿鲁沙签订了停火协议。战后,随着一些政治和经济动荡,加剧种族紧张局势。1994年,哈比亚利马纳总统的座机在基加利上空被导弹击中,机上人员包括总统本人和邻国布隆迪总统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在内全部遇难。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军队和各军事组织在种族屠杀中杀害了近80万的图西族和胡图族平民。爱国阵线再次攻入,7月占领了卢旺达北部。在10月,卢旺达爱国阵线宣布停火协议,此一事件终告段落,在此事件中,其联合国及西方国家在此期间几乎对此没有任何反应及动作,放任胡图族军政府、民兵及激进份子进行屠杀行为。此一事件结束后,因为害怕图西人的报复,超过2百万的胡图族人逃离祖国,逃到邻国布隆迪、坦桑尼亚、乌干达和扎伊尔共和国。自那时以来,大多数难民已返回卢旺达,但数千名仍然留在邻国扎伊尔共和国,并形成了一个一心想夺回卢旺达极端主义,像在1990年尝试的卢旺达爱国阵线。尽管有大量的国际援助和政治改革-包括卢旺达于1999年3月的第一次地方选举、在2003年8月和9月第一次种族灭绝后的总统选举和立法选举-该国继续斗争,以促进投资和农业产出,民族和解是复杂的、真正的和感受到的图西族的政治优势。基加利的日益集中和不容忍不同政见,胡图族极端分子的唠叨叛乱越过边境,和卢旺达参与了两场战争,最近几年在邻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继续阻碍卢旺达的努力,以逃避其血腥的遗产 由于大屠杀的结果,此国的男性大量死亡或因屠杀罪入狱而使人数锐减。现今此国的重建工作及国会议员大多数由女性担任,并推动胡图族与图西族的和解。
卢旺达人讲究礼貌,待人斯文,这种注重礼仪的民族传统习俗总是给外来客人留下深刻美好 的印象。他们与人见面时,青年人多行举手礼,中、老年则多行脱帽礼,在官方场合行握手礼。卢旺达人素有助人为乐的美德,外国朋友遇到困难,素不相识的卢旺达人会主动帮助,而且不会索要报酬。即使被帮助者主动付给他们报酬,他们也要婉言谢绝。 淳朴的山民遗风:多山的地形不但造就了卢旺达壮美的自然景观,而且也在某种程序上决定着它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格局。卢旺达的农户零零落落地散居在成各上万个大小不等的山头上,一个或几个家族住一个山头。同一个山头的人不但交往多,而且往往有血缘关系,年浓日久,山头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细胞,成为一种政治、经济和宗教活动的单位。在全国的行政管理系统中,山头也被确定为县以下的基层单位。 根据山头的大小和传统居住习惯,每个山头的住户不等,少则三五家,多的七八家。每当都是一二座或三四座圆顶茅屋,掩映在硕果倒挂的香蕉林中。妇女们在房前屋后的田里锄草劳作,使用的都是锄头和砍刀等简单工具。每逢集市,男的会头顶香蕉或其他农副产品到市上出售,换回一些生活必需品。室内一般没有电器和家具,生活十分简朴。 简朴的生活也培育了他们淳朴的性格。其中最有代表性是“乌姆冈达”活动。乌姆冈达一词出自卢旺达语,原意是“农村中邻里间的帮助”。它是卢旺达的一种民族传统。比如,某一个人要结婚,或者是从一个山头搬到另一个山头居住,需要盖房子,但力量有限,同一山头或邻近几个山头的人就会自动前来相助,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大家一齐动手将房子盖起来。帮忙者不要酬谢,只要有一些用香蕉酿制的“卢瓜瓜”酒,大家痛饮一场,也就够了。 这种传统的邻里间的无私互助活动后来受到政府的大力提倡。1974年2月2日,当时的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带领卢旺达军队的一部分官兵,到首都基加利郊区的尼亚鲁贡加山谷开荒造田,并向卢旺达人民发出开展“集体发展劳动”的号召。由此开始了一场全国性的星期六上午的义务劳动运动。政府规定,“乌姆冈达”是全国男女公民的一项义务。不论是共和国总统、政府部长,还是军人、学生、商人都要参加“乌姆冈达”劳动。许多大型的水利、交通项目就是在这一运动中建成的,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卢旺达实行总统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部长会议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执掌国家的行政权。
旺达人早晚多饮当地产的咖啡和红茶,并爱加些奶粉和糖同饮,一般居民的午餐和晚饭多食当地餐。饭后常要吃一些象香蕉、菠萝、木瓜之类的水果或以这些水果为主而调制的水果色拉。在口味上,卢旺达居民多数偏爱辛辣,象包菜、生菜、番薯、黄瓜则生食,在用餐形式上一般居民多用手抓,职员一般用刀、叉、勺。在烹调上一般以煮、蒸、烧、炸、烤为主,其中尤以烤为多见。烤可分为碳烤和电烤两种。
卢旺达境内无铁路,交通运输全靠公路和航空。    【进出口货物通道】一是从基加利经乌干达至肯尼亚的蒙巴萨港,全程1721公里;二是从基加利到布隆迪的布琼布拉,然后由水路经坦桑尼亚的基戈马转铁路抵达累斯萨拉姆港,全程1762公里;三是从基加利到鲁苏莫经坦桑尼亚的伊萨卡转铁路抵达累斯萨拉姆港,长1 638公里。战争期间,基加利国际机场一度关闭,部分地区交通中断。    【公路】总长206 340公里,其中干线6401公里,支线199 939公里。1991年公路货运量为216 676吨。1992年有机动车27 441辆,其中货车1633辆,小汽车8088辆,公共汽车184辆。1994年内战期间,上述车辆多数遭毁或被开往邻国。目前的商业运输主要由私人控制。    【空运】战前,国家航空公司拥有一架波音707货机和数架小型客机,有飞往坦桑尼亚、布隆迪和扎伊尔的定期航班。首都有国际机场,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机。比利时、法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布隆迪、扎伊尔航空公司在卢旺达有航班。内战期间卢旺达空运一度中断。战后,基加利国际机场很快重新开放。比利时航空公司恢复通往卢旺达的航班,从基加利可以十分方便地抵达坎帕拉、内罗毕和布琼布拉。卢旺达国家航空公司有一架20座的小型客机,主要从基加利飞往坎帕拉及布琼布拉和达累斯萨拉姆。1998年,卢旺达国家航空公司更名卢旺达联合航空公司,并实行部分私有化。1月,成立了一个拥有一架78座的波音喷气式飞机的私营航空公司——卢旺达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