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预订
酒店预订

国家概况   >   世界各地   >   亚洲   >   中国   >   安徽

安徽概况 地理概况 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 政治经济 饮食娱乐 交通概况

简称:皖
省会:合肥
位置:地处中国东部,位于东经114°54’-119°37’和北纬29°31’-34°38’之间,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
面积: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
人口:总人口6200万人
行政区划: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巢湖、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和黄山等

安徽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兼备,并且分布有广泛的水面,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和第三大河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和其它众多湖泊分布于安徽中部,全省自北向南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岗、沿江平原、皖西山丘和皖南山丘等五个自然区。
   

安徽历史悠久。和县陶店镇汪家山龙潭洞里发掘出三、四十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猿人骨化石,被命名为“和县猿人”,同时证明早在三、四十万年前安徽省境内长江流域就有古人类活动。根据《左传》的记载:夏禹曾在涂山(今怀远的当涂)大会诸候,说明安徽早就是个著名的历史名地了

安徽建省始于清康熙初年,取旧时的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安徽以长江为界,形成了皖北和皖南两大地域: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阳、淮南、蚌埠、滁州、巢湖、安庆、六安11市在皖北;黄山、池州、铜陵、宣城、芜湖、马鞍山6市在皖南。

安徽文化遗存丰富而别具特色,歙县、寿县、亳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历史上的徽州府所在地,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歙派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园林建筑、徽菜和徽剧的发祥地就在于此。集中在歙县、黟县境内的明清民居、祠堂和石舫,数以千计,历经沧桑而古貌犹存,其数量之多,构思之奇巧,石、木、砖雕之精美,举国罕见,是民间建筑的杰作,成为安徽民俗旅游的必游之地。省内还有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庆、黟县、桐城、凤阳。

庐剧
庐剧为安徽省著名地方剧种,它是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其创作、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已有近200年历史。
庐剧分东、中、西三路且各具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表演生动活泼,传统剧目分为小戏、折戏、本戏三类近300出,庐剧唱腔分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有“二凉”、“寒腔”、“三七”、“正调”、“衰调”、“丑调”等,花腔多为民间小调,有四十多种,庐剧唱腔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

建国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创新,音乐由单纯的锣鼓伴奏增加了丝弦伴奏,并吸收了管弦乐器,尝试了电声伴奏。唱腔和表演融歌、舞、说、唱为一炉,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即可表演古装戏,也适合表演现代戏,不少剧目经过整理有的成为保留剧目,有的拍成电影和电视,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庐剧剧种的主要演出团体是合肥市庐剧团,主要演员有凌艳惠、黄冰、张国英、胡拥军、张乘胜、孙小妹等。该剧团成立四十八年来,整理创作和演出现代戏147台,古装戏138台,出版发行了大量的庐剧音、像盒带,代表剧目有《双丝带》、《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秦雪梅》等,《双锁柜》、《情仇》(“半把剪刀”改编)拍摄成电视剧,由中央、上海、安徽电视台对全国播放,《借罗衣》拍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放映。

徽派版画
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徽州的一个版画流派,它以白描手法造型,富丽精工。明代徽籍著名画家丁云鹏、吴廷羽、郑重、雪庄等,都曾为版刻绘画。徽派版画的刻工,往往也是画家,深谙绘画意境,刀法技高一筹。明代,歙县虬村黄姓刻工人才辈出。从明正统至清道光间,黄姓刻工插图刻画的图书达240余部。明末,休宁人胡正言,创“拱花”套印技法,印制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开创了古代套色版画的先河。

徽派朴学
朴学又称汉学,主张学问重史实依据,解经由文字入手。明未清初,歙县学人黄生由训诂入手治学,撰写《字诂》《义府》、开徽派考据学之先河,以后则有婺源县的江永,以及他的学生程瑶田、戴震、金榜等,都是徽派朴学者。在中国经学史上,徽派朴学被称为皖派,其治学方法影响深远。徽派朴学的集大成者是清中叶休宁县戴震(现属屯溪区隆阜乡人),他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学、学者,“乾嘉朴学”的代表人物。中国近代的经学大师吴承仕(歙县人),则是徽派朴学的著名继承者。

朴学又称“考据学”,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治经之学(经学)有理、朴之另。朴学主张学问生史实依据,解经由文字入手,以音韵能训诂,以训诂能义理。新安了理学培养了徽州文化的深厚的理性主义传统。明末吸初,歙且潭渡人黄生则由训诂入手治学,撰《字诂》,穷研文字声义相应之奥;又撰《义府》,详细考论经、史、子、集,辩证(辨伪考证)精核,开清代徽派考据之先河。较黄生稍晚的婺源人江永,一生潜心著述与教学,常识渊博,尢精“三礼”,有《周礼疑义举要》、《礼记训义释言》、《深衣考误》等著作。同期的歙县人汪绂,虽学无承师,但声音以考据治经,与黄、江同为徵派朴学的早期学者。 《近思录集注》,《近思录》的注本,为朴学著作,清代江永撰。江永,婺源县江湾乡人,著名学者和教育家。 《礼书纲目》朴学著作,清代江永撰。 《群经补义》朴学著作,清代江永著。 《孟子字义疏证》朴学名著,清代大学者戴震撰。 《屈原赋注》《楚辞》汪释著作,是清代戴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撰成。 《通艺录》清代朴学大师程瑶田的著作汇编。

豆腐文化

中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城边的八公山招贤纳士,写下传世名篇《淮南子》,并发明了豆腐制作技术。八公山豆腐用料考究,配以清冽的泉水,其制作技法经历不断改进,制出的豆腐细嫩爽口,形、色、味风格独特,自成一绝。 说到八公山豆腐,还有一段神话传说:一天,刘安用石膏在豆浆中点了一下,豆浆中便出现了凝块。刘安吃了这些凝块,马上飞升上天。罐中还有些残渣,鸡和狗吃了以后,也一齐向天上飞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就是从这而来。

八公山,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 淮南是豆腐的故乡,八公山豆腐细嫩可口,可做各式各样的鲜美菜肴。 由中国国内贸易部和安徽省政府主办,淮南市承办的中国豆腐文化节,至今已举办6届。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为淮南架起了走向世界的桥梁。6届豆腐文化节,经贸成交总额近80亿元,1000多名各国客商和港澳同胞参加节庆;每年日本、台湾都有旅游。团队专程到淮南品尝豆腐,考察豆腐起源的历史。1997年,淮南市还专门派团参加了台湾举办的豆腐文化节,豆腐节成了两岸同办的节庆活动。

新安理学

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曾起过重大影响的学派,而在新安(后称徽州)的传播和影响尤深,世称“新安理学”。理学的奠基人洛阳程颢、程颐和集大成婺源朱熹的祖籍均在歙县篁墩(今属屯溪),故其为“程朱阙里”。

朱熹提出了“天理”、“气”、“格物致知”、“知行为一”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范畴。他认为“理”是至高和包罗一切的,故称“理学”。他所说的“理”,实际上指封建伦理纲常。而且认为“理”是永恒存在的,企图使封建伦理永恒化。他还认为理和气不能相离,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朱熹广收弟子,亲自讲学,门生遍布各地,有学术成就、政治建树者颇多,这使朱熹学派成为理学史上最有势力的学派。他曾三度回徽省亲,每次逗留数月,所以徽州从其学者甚众。程朱理学成为徽州正统的学术思想,徽州学者对程朱理学更是信奉不移。

新安理学的主要著作,有解释程朱理学命题的《性理字训讲义》、《太极图书》、《近思录注》,阐发程朱学术思想的《四书发明》、《书传纂疏》、《礼记集成》、《六典撮要》等。从南宋前期至清乾隆年间,新安理学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四书章句集注》理学名著,亦是朱熹最有化表性的著作之一。

《四书章句集注》的内容包括《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7卷。朱熹在其后半生用了大量心血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的注释,经过40余年的研究探索,到70岁临死前一天还在修改四书《大学》诚意一章的注释。他认为“四书”完整地代表了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传到孟子这样一个儒家道统,而二程和自已则是这一久已中绝的道统的继承和发扬者。因此,他费半生精力为四书分别作了注释,给《大学》区分了经传并重新编排了章节,还将四书作为一部“套书”刊行,“四书”之名由此始定。注释中多发挥理学家的论点,较系统地反映朱熹作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思想。明清统治者重视理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官定的必读注本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诗集传》《诗经》注本,南宋朱熹撰。全书原20卷,后人并为8卷。其书采杂古人《毛传》、《郑笺》之说,并间用齐、鲁、韩三家诗义,但均以自已的理学观点为标准加以取舍,言其旨在探求《诗经》的本义。也因此,所作解说与《诗序》颇多不同,对破除盲目崇信《诗序》的观点起到一定的作用。《周易本义》阐释《周易》的专著,南宋朱熹所撰。共12卷。《朱子语类》理学家朱熹讲学、答问语录的分类汇编。《书说》吴昶的理学著作。吴昶(?—1219),字叔夏,南宋歙县人,朱熹门下卓有成就的学生。他的《书说》,直评四书经传,与汉唐古文经学重训诂义疏的传统背道现时驰,抛开传注,借助经文,参以个人体会和一已私见,从中探求性命义理之说。

《易原》理学著作,南宋学者程大昌撰。程大昌(1123—1195),字泰之,休宁县会里(今洪里乡)人。《四书通》理学著作,元代胡炳文撰。胡炳文(1250—1333),字仲虎,号云峰,婺源人。《易学启蒙翼传》理学著作,元代胡一桂撰。胡一桂(生卒年不详)号双湖,婺源人。《元史儒学传》载有其事迹。胡一桂之交胡方平曾作《易学启蒙通释》,一桂更加以推阐明辨,故曰“翼传”。他写此书的目的,在于弘扬朱学。《书传纂疏》理学著作。元代著名学者、教育家陈栎撰。休宁县人。《书传纂疏》是陈栎的代表性著作,此书就儒学流踪,将历代名家的意见加以纂疏,凡数十万言。《春秋经传附录纂疏》理学著作,元末明初理学家汪克宽撰。祁门县桃墅人。《春秋经传附录纂疏》是汪克宽的理学名作,凡30卷。他取孔子手笔之《春秋》,博考诸说之异同,研讨众说,荟萃成书。明大学士程敏政称赞他“六经皆有说,而春秋独盛,平生皆可师,而出处尢正。其道足以觉人,其功足以卫圣”。《新安学系录》理学著作,明程瞳撰。休养宁县人。此书程颢、程颐起,至明弘治年间止,共记录了112位新安理学家的事迹和主要学术观点,是对新安理学家进行系统介绍的第一部专著。

新安医学
新安医学始于宋、元,盛于明、清。随着经济、文件的繁荣和与外界的广泛交往,徽州儒生在“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思想指导下,从医者其甚多,且名医辈出,医籍浩瀚。他们根据徽州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性,提出了系统的医学理论,特别重视脾胃、肝肾和气血的调养,用药平正中和,形成了医学史上主张“调补气血,固本培元”的培元派。因徽州古为新安郡,故世称“新安医学”或“新安医学派”。从亲代至清末涌现著名医学家543人,撰、辑医籍460多部。著名医家有北宋的张扩,南宋的张杲,元代的程汝清、王国瑞,明代的程充、汪机,清代的程政通、吴谦等人。其中汪机被誉为明代四大医家之一,吴谦被誉为清代四大医家之一。新安医著浦经典著作的注释整理,临订诊治经验的总结,古医籍的辑复,类书与丛书的编纂,医学普及读本的撰写,以及各种医案、医话、临订各科专著、脉学、诊断、治法等理论专著等。

《医说》,新安医学的经典著作,亲代歙县人张杲撰。张杲,南宋著名医史专家,出生于名医世家,伯祖张扩是北宋享誉僵的杏林高手,祖父张挥和父亲张彦仁的医术也相当高超。张杲少承家学,以儒业医,一方面从事临广西壮族自治床诊治工作,一方面从事医学史料和禁方秘方的搜集整理。他以儒医著称于世,成为新安第一代名医。 《眼科宝籍》医学著作,明代著名医学家程撰。歙县人。

《眼科宝籍》一书是程研治眼病的专著,在民间淬甚广,抄本和刊本很多。程是新安医学长河里集眼科大成的一代名医,在中医眼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劳动人民与眼科圣手傅仁宇(曾著《审视瑶函》一书)并称。他在书中不仅对很多眼科疑难杂症作了透彻的原理分析,而且创制了不少良药验方,在临床施治上效果甚佳。

《石山医案》,明代汪机著。祁门县城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新安医学”奠基人之一。《石山医案》为汪机代表作,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医学成就,最为后世所推生。汪机的医学成就,主要在于他将李东垣的“补土派”和朱丹溪的“滋阴派”的医学思想结合起来,提出“调补气血,固本培元”的医学思想,从而开创了新安医学的“培元派”先河。《石山医案》是汪机辫子陈桷将汪机临床治验医案经过整理,汇辑而成,为后人继承、研究汪机医学思想和用药特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伤寒论条辨》,作者方有执,明代歙县灵山人。方有执弃儒从医,是从反复阅读、认真钻研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巨著开始的中医所说的伤寒,是指一切因外感而引起的急性病(广义),或指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等症状(狭义),与西医所说的伤寒是有区别的。《伤寒论条辨》凡8卷,先以图说概要,削去王叔和伪托的“伤寒例”原文,继之按六经体系统治伤寒和杂病,重编为11篇,22目,397条,113方。方有执在此篇中,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二伤营卫”为纲,倡“三纲鼎立”之说,在医学领域产生了浣的影响,开《伤寒论》研索的一代新风。此书一出,和者四起,首先赞成的有江西大医学家喻昌,认为方有执“卓有独识,前古未有”。 此后,清代吴县的张潞、海盐的吴仪洛、歙县的程应旄等相继表示支持,遂形成一股“错简之风”, 在《伤寒论》研究中形成一个“借简生订派”,简称“错简派”。 另有与之相对的“维护早班论派”和既不赞成错简,又不同意守旧的“辩证学派”。《伤寒论条辨》一书,在《伤寒论》研究领域内掀起轩然大波,在医学蚧中促进不同学派的兴起,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新安画派
新安画派,明末清初之际,在徽州区域的画家群和当时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画家,他们善用笔墨,貌写家山,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心灵的逸气,画论上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具有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在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因为这群画家的地缘关系、人生信念与画风都具有同一性质,所以时人称他们为“新安画派”。
最早提出“新安画派”名称的是清朝康熙所间的艺术理论家张庚,张庚之后,人多沿用,“新安画派”遂成定称。新安画派成员众多,力量雄厚。画艺可观者近80人,其中卓然自成一家者约有20人,分为四个层面:先驱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画派领袖僧渐江;鼎盛期主要成员方式玉、王瘭素、吴山涛、程、汪家珍、戴本孝、吴龙、顺田生、程正揆、郑、汪之瑞、孙逸、查士标、汪洪度、雪庄;现代后继者黄宾虹。

佛教学院

九华山佛学院所在地——甘露禅寺,坐落于九华山北 麓半山定心石下,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 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

甘露寺位于化城峰腰,坐南朝北。茂林修竹掩映,盘旋公路环抱,全寺由3组民居建筑与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 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为清末建筑。1983年由九华山管理处重修,殿宇 宽宏,楼阁整齐,属全国重点寺院。

九华山佛学院于1990年在甘露寺正式开创。是安徽省唯一的以传授经、律、论为基本学科的汉语系中等佛教院校。该院学制二年,开设有:佛学概论、八宗概要、戒律学、遗教三经、金刚经、地藏经、楞严经、佛教史、菩提道次第广论、三论玄义、佛门医学、古代汉语、哲学、 写作、外语、书法、梵呗等二十几门课程。

九华山佛学院办学以来,在院长仁德法师、首任副院长圣辉法师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教书育人、学修并重、戒定慧并举”的教学方针,实行严格的上殿、过堂、半月布萨诵戒制度,夏季进行“结夏安居”,并不定期组织集体拜山、诵经等活动,以加强提高学僧的自身建设与素 质,使“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得到了充分体现。至1997年,九华山佛学院已毕业三届学僧和两期全国寺院 执事进修班,共约二百人左右。第四届学僧也毕业在即。毕业的学僧中,有的在全国寺庙中担任执事,有的已在各级佛协工作,也有的在佛学院执教,在各自的岗位上担任工作。佛学院注重成就法师的深造,现在国外学习的有4位,国内北京高级佛学院就有5位。同时学院还聘请了不少佛学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定期来院讲学。学院还创办有《甘露》杂志,它不仅是学僧学修的园地和佛学研究的论 坛,更是九华山佛学院对外开放的窗口。

九华山佛学院院训:“誓作地藏真子,愿为南山孤臣”。学院秉承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精神,来承担起“弘法为家务、利生是事业”的历史使命。

建安文学
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学,建安是汉献帝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则指建安至魏初一段时间。

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绩最为显著。不少作品从汉乐 府民歌中吸取营养,反映出社会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之痛苦,要求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常以“建安风骨”加以推崇。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等均有赞誉。主要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应、刘帧)等。

桐城派
清代文坛上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为安徽桐城人,故名。
该派主张师法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反对八股文,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古文理论。创始人方苞继承明代归有光的“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义、法”的主张。“义”,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 “法”,是指表达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的形式技巧,包括结构采理,运用材料以及语言等。他要求作文“明于体要”、语言“雅洁”。刘大魁补充方氏理论,认为“义理、书 卷、经济”是文章的材料和内容,而“神、气、音节”是作家之“能事”。姚鼐又发展刘氏理论,提倡“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合一,并对各种文体提出“神、理、气 味、格、律、声、色”八点要求。他把作品的风格分为 “阳刚”和“阴柔”两大类。
该派的理论强调义理与辞章的统一,概括历代古文家在章法、用语上的不少成就特 别强调文章的一整套具体的形式技巧。该派的作品中 碑志、传状较多,艺术上以典雅、洁净、凝炼著称。名篇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桐城派绵历二百余年,它的兴衰史可分为三个阶队。第一阶段以方、刘、姚为代表。第二阶段,自姚鼐至曾国藩。第三 阶段从吴汝纶到“五四”前后。

海阳四家
海阳四家,批明末清初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四画家。由于四人中后三人都是休养宁县,渐江也与休宁关系密切,所以时人就休养宁县的另称“海阳”来统称这四位新安画派绘画大师”。海阳四家,或新安四家,亦即新安画派的主要代表, 至于新安画派成员所指范围就扩大到四家以外,统称新安画家了。

传统节日

过大年:农历节日以年节最为隆重。过年的时段,大概要从吃“腊八粥”算起。皖西俗语称“吃了腊八饭,就把年事办”,已到腊月年关,围绕过年的准备工作就要开始了;至正月十五“闹元宵”才告一段落。其中年末最后一天(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日)叫“大年三十”(除夕),新年第一天叫“大年初一”(春节)是年节的中心点,是民众心中十分看重的时光。

民间有顺口溜描述准备年事的过程为:“十七八,扫邋遢;十八九,买烟酒;二十三,洗碗盘;二十四,吃鱼刺;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年货齐;二十八,杀鸡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晚,吃年饭。”

送灶与接祖:腊月二十三为送灶日,旧时民家的锅台墙壁上要书写“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位”,两旁贴有“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送灶即供送灶王爷(灶神)上天“过年”,祭灶用供品除鸡、鱼、肉三牲与酒饭外,另加一道糖稀为尚,俗呼为“灶糖”。说是要用糖稀粘住灶神的嘴,好让它“上天”后少说坏话,多说甜美之言。共和国成立后,灶神之说已不足信,少数农户仅保存祭灶仪式而已。

腊月二十四要接“祖宗”回家过年。旧时民家在厅堂的正面墙边设祭台,届时供放“天地君亲师”牌位及家主的列祖列宗牌位(以名人和三四代以内的祖先为主),或书写列代(三、五、七代不等)祖先的谱系名号,烧香礼敬“祖先”回家过年。20世纪60~80年代中,树牌位祭祖的习俗已破除,后农村有所复旧。

除夕:又叫年关,此为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旧俗外出谋事的人都要赶在除夕之夜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民家要于太阳落山前在大门上贴上春联、门神,门头上方悬挂大红灯笼,张灯结彩,以示吉庆。日常手工匠人的赊欠工钱与农业、商事账目往来均有在年底结账的习惯,但上门要债结账者,讲究在民家贴春联前结算完毕,否则就必须等到年节过后再提债务。所以,旧时穷困无力还清债务的人多在除夕日出门“躲债主”,等扛过这“一关”后,等黑夜时再回家过年。至共和国成立后,农村仍存年关结算账务的习俗。除夕日,民家要到祖坟地烧香祭拜,叫“辞岁”;有远离祖籍乡关路遥者也必于家门外遥望祖坟地祭拜,以表怀乡之念。除夕夜,全家团聚吃年饭,又称吃年宴、年席等,酒菜丰盛,鸣放烟花炮竹烘托热闹气氛。家长还包红纸包即“压岁钱”给小孩以供新年里自主使用。热闹欢乐吃用丰足,最符合儿童们的心意,故俗语有“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的说法流传。除夕“守岁”也是一种普遍习俗。一般是忙过年事、吃过年宴后,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烤火、谈心、说故事或请来鼓书艺人演说通宵评书;年轻人约聚下棋、打扑克、搓麻将以作娱乐;80年代后,城乡大人、小孩大都喜欢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风俗节

徽州歙县四乡,风俗迥异,除了共同的节日以外,各地还有不同的风俗节日。西乡有岩寺的“上九”(正月初九)、潜口的“ 六月二”等,民间都要筹集款项,建台演戏,四乡的农具家具、生活用品、竹木器具云集到村镇上来交流销售,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如今,还保留着这些传统的风俗节,不过内容更加充实,真正变成了规模很大的物资交流会。 东乡也有风俗节,如大谷运的“ 六月一”、汪满田的“ 六月十”,桃坑的“六月半”、桃岭的“七月半”、竦坑的“ 十月半 ”等,俗称“ 保熟节” 、“庆熟节”。在这些节日里,有的用面粉做成淡面包,有的做油煎米稞,有的裹粽子,都为的祈求风调雨顺、五谷大熟。并用面包、米稞、粽子互送亲戚,以示“撒福”,相互祝愿。 南乡和北乡的许多地方、还有社节,俗称“土地节”。二月春分和八月秋分,为一年中的“二、八”社节。过去,人们要去社公祠、土地庙祭拜,祈求年景大熟。有的地方还要剪些寸长的麦杆与黄豆炒在一起,到田贩里去祭拜,谓之“炒虫"。这一天,小孩子要剃光头,谓之"除虫窝"。意思是祈求无虫无病,五谷丰登。

节日习俗

歙县城乡,四时佳节,除年节外,春有清明节、夏有端午节、秋有中秋节。这些节日与外地相比,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风俗。 清明节,农村俗称“请鬼节”,家家都要用面粉、糯米粉做“清明稞”,全家老小都要到祖坟上去扫墓,拔草、添土、挂纸幡,有的烧纸箔,有的送花圈,有的放炮竹,还有的用方格毛边纸摆放在坟墓的四周,以示墓界,旁人不得乱挖。清明扫墓有个规矩,只能提前,不能过了清明节再去扫墓,否则就被视为不孝。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端午节家家都要裹粽子,做发酵面饼和绿豆糕,喝雄黄酒。大门、仓门上挂“石菖蒲剑”(一种水草的叶子)。有的地方沿用过去的习惯,在墙脚、柱脚上贴着用朱砂画的避蜈蚣符。有的在屋内放一火熥,内熏香药。有的用艾草沾雄黄水酒洒在住宅四周。有的在门上贴钟旭像等等。目的都是为了赶邪避疫,祈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一天,为了使孩子去邪消祸,要给他们的头顶心贴上用黄蚕茧剪成的小老虎,脚上着虎头鞋,身上挂"八卦香饼"和用五彩线织成的网络,内装纸粽、纸鸡心、樟脑丸和圆大蒜子等物。当年生的小孩,端午节这天外婆家还要送来一套端午衣,一顶虎头帽、一双虎头鞋和一把铜制的长命富贵锁。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做甜酒酿,吃月饼,准备丰盛菜肴,晚上全家团聚吃团圆饭、俗话说“早端午,晚中秋”,晚饭后,全家吃月饼赏月,小孩子听长辈人讲述故事。有的地方还要搏草龙,庆丰收。

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史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茶圣”陆羽写出世界第一部茶的专著《茶经》,系统总结了茶的功能,并将产茶的地方划成8大茶区,徽州是其中之一。

徽州在安徽省南部,多高山峻岭,因世界名山黄山座落于此,现改名黄山市,这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且山地土质含有较多的金属物质,适宜茶树生长。茶树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经年累月迎朝霞,送夕阳,承雨露,沐风雾,渐渐吐出芬芳,它叶嫩味甘,香气隽永,风味独特,加上精湛的采制工艺,徽州遂成名茶荟萃之地: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竹铺大方、绿牡丹等都是饮誉中外的出口产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双双获得金奖。1987年,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祁红”又一举夺魁。祁红、屯绿、毛峰、猴魁,红绿相映,金奖叠加,在中国十大名茶中,几乎占去半壁江山。黄山茶,国饮之冠,可谓名不虚传。徽州漫山遍野皆茶园,锦山秀水中散落着星星点点的茶村,谷雨前后,山野里随处可见身背茶篓的茶姑在采茶,户户生火炒茶。有道是:“未见黄山面,十里闻茶香”。徽州人与茶有不解之缘,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无不有茶的踪迹,体现出浓郁的乡风民俗。

徽州是个文风昌盛的地方,讲究以茶怡情,以茶待客。朋友相聚,围桌把盏,品茗助兴,一杯清茶,几片绿叶,幽香缕缕,其乐融融。茶文化由此发端,与茶相关联的有茶诗、茶楹联、茶散文、茶著作、采茶舞、请茶歌等,当地至今还流传着种种有关黄山茶的谚语、掌故。 民间有这样一则传说:清朝乾隆时,日本天皇派使臣向乾隆皇帝进献日本玉露茶,使臣一再介绍此茶如何名贵。当晚,乾隆帝品尝了玉露茶,觉得日本使臣的介绍过分炫,有点瞧不起大清王朝,因而龙心不悦。次日上朝,就问各大臣对日本使臣献茶印象如何?有个会察颜观色名叫杨仪的臣子说:“皇上,我看那个使臣献茶是假,炫耀是真,看不起咱大清朝,应予回敬。”此话正中乾隆下怀,他即命杨仪设法弄点名茶回敬日本天皇,以振国威。杨仪听罢,十分为难。回家后将此事告知爱妾,不料妾说:“此事何难,我家乡徽州有紫霞名茶,茶名就不凡,远胜玉露茶。因国人喜欢代表吉利的红色,百红方一紫,故紫色更是大吉大利大喜。紫霞茶长在峭壁之中,不见阳光,只靠彩霞雾露滋润,这种无阳茶,只有大清国生产,价值连城。”杨仪大喜,连夜进宫将紫霞茶的来历向乾隆帝禀奏一番。乾隆立即下旨徽州知府,火速送十斤紫霞茶进京。不久乾隆帝召见日本使臣,满脸傲气他说:“感谢天皇献茶之情,也请将大清的紫霞茶带回供天皇饮用,看看此茶比玉露茶如何。”杨仪趁机将紫霞茶名的含意、品质特点等向日本使臣细述一遍,又说:“常饮此茶不仅能延年益寿,还能催人长高,使矮子变成巨人。”最后一句含有嘲讽之意。杨仪这番表演使乾隆帝龙心大悦,杨仪也因此官升三级。 日本使臣回国后向天皇献上紫霞茶,天皇看此茶确实胜过玉露茶,遂赐予三皇太子。说来也巧,三皇太子自饮过紫霞茶后,身材逐渐变得魁梧。天皇父子因此都很感激乾隆皇帝。 当然这只是聊供一笑的传说,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大约有四千年。茶文化深不可测。饮茶确有助提神、助食、明目、利尿的保健作用。

千百年来,中国人饮茶十分考究用水、茶具。这里,摘引三百年前大美食家袁枚先生饮茶体会,供品茗者参考。他说:“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 如今,茶是世界两大饮料之一,全球饮茶人口约33亿。历史悠久的徽州茶文化也将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扬光大。

安徽省北缘黄河故道,南为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两大文化起源的交汇地带,地方戏曲历史悠久,丰富多采。现有剧种20多个,其中影响较大,深受群众喜爱的有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淮北梆子等。

仗鼓舞
流行于休宁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阳一带的一种民商舞蹈,又名“得胜鼓”。 传说是为了纪念唐代大将张巡、许远抗击安禄山叛军得胜,而击鼓欢庆。
此舞由数十人表演,击鼓者打扮成武士,短打紧身,十字披红,颈挎伏鼓(扁圆形皮鼓),右手紧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健铃,随着行进步伐击鼓面或敲鼓边。另有十数人手持檀木夹板,边行进边击拍,发出清清脆的响声。队列前面有一对大红灯笼,一人持旗,上书“得胜鼓”三字,后随一队蜈蚣旗幡,整个场面威武雄壮,令人振奋。

演戏风俗
徽州一带,每逢节日或庙会,无论城乡普遍都有戏剧演出活动。其场面之大,人数之多,都是远近闻名的。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十三年(1585年),歙县著名戏曲家汪道昆,因在福建任副使时,与民族英雄戚继光一道,招募“义乌兵”,大破倭寇,当了兵部左侍郎。为了在家乡接待故友戚继光,他调集家班,以歌舞戏曲侑觞。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三月,歙县徽城(即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曾举行一次“迎春赛会”,有戏台36座,供来自苏、浙、豫和本县的戏班献艺,并有48个马戏团同时演出,是一次盛大的演出竞赛活动。 每场演出一般程序为闹头场、戏头、跳“加官”、正戏、杂戏。 闹头戏主要是打锣鼓,俗话说“锣鼓响脚板痒”,听见锣鼓声,大家就四面八方云集到戏台下来。戏头是一场简短的、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的歌舞。跳“加官”是一对戴着大头面具的演员,演一些风趣的,随意的动作。正戏是主题、每场通常上演折子戏或连本戏,文戏、武戏相间演出。戏是一、两出短小风趣的杂耍节目。

归根与怀乡
古皖大地有关怀乡归故土的史事尤为显著。《史记?项羽本纪》载,起兵江淮的西楚霸王项羽在灭秦屠咸阳、志得意满之余,便是“心怀思欲东归”,说是“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对于汹涌未定的天下大势,他倒不去细想如何来稳定。与此相反,崛起于芒砀大地的刘邦被迫迁往汉中后,其部将“士卒皆歌思东归。”谋臣们分析为“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歧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刘邦听信建议,极好地利用了这个思乡情结,五年之内东败项羽平定天下。在当上皇帝后才上演同样的一曲“衣锦还乡”的欢喜剧,大宴乡邻,还气度不凡地高唱了词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大风歌》。
居巢人范增因良苦谋略得不到采纳,愤极发病而求“赐骸骨归”故里,此为“叶落归根”的典型例子。晋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不做官,回故乡彭泽山中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今东至县东流镇还保存有陶公祠的遗迹。明初朱元璋强迁苏、松、杭、嘉、湖等地富户40万定居凤阳开垦荒田。百姓心中暗恨而生怀乡之苦,每年底都化装成乞丐绕道湖北、江西而回老家江浙祭祖扫墓,并在漫漫“行乞”的途中唱出了“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凤阳花鼓词。
因而,自古及今凡在外地行止到晚年的人,最后一个心愿便是叶落归根,在故乡安度晚年或求得身葬故土;即使在海外或因故隔绝,生平不得归根者,临终也要嘱咐子孙一定要找机会回老家看看。在外谋事的人,旧历年底前要挤出时间回家乡过年;或在清明时节专程回家乡“做清明”,扫墓祭祖,深表一腔游子怀乡的心意。在外行事出了偏差,谋事无成或丢丑露短,心理上总要产生“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感觉,甚至怕回家乡怕见家人。这种乡荣习俗也会给人一种激励上进的作用。

婚嫁习俗
订婚:一般由男方托媒向女方提亲,双方依家境相似,门当户对为佳u旧时经双方父母认可后,便用庚帖互换生辰,清算命先生“合八字”,占卜吉凶。如年度八字相合,即可订婚。正式订婚得“过红书”,又叫“过书子”。男方请媒议聘,女方提出聘礼品种数额后,男方按商定标准,准备聘礼。聘礼多少、质量好坏,由双方家境而定,没有确切规定。“过红书”由男方家选择吉日,先下十封全书给女方家长,再下柬请媒人。是日男家悬灯挂彩,焚香点烛,由执事先生书写“求允书”,媒人带着“敬请金诺”的红帖和聘礼送往女家。女方即回‘“慕允玉青”的绿帖。“过书子”后就可择期完婚,由男方托媒出面邀请女方喝一次‘哈亲酒”,双方言定完婚日期,并分头准备嫁娶的各项准备工作。
结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旧时男女一般在十八周岁以上结婚。婚期选择双日子,以求吉利。婚期定后,女方置办嫁妆,称为“陪送”;亲友们赠送礼物,称为“添箱”。男方设新房,打制家具,铺新床,办酒席。婚期当天早上发轿,轿杆上放一只公鸡随带四色礼,回来时,女方给一只母鸡名为“跟轿鸡”,表示双双对对,回来时不走原路,沿途要燃放鞭炮。女方有送亲的,一般都是新娘的叔伯、哥哥、舅舅,送亲的称“上客”、“大宾”。喜轿回到男家时,新娘、新郎由宾相搀扶,双双拜堂,先拜天地祖宗,再拜父母双亲,最后新郎新娘对拜。拜后,由家人在地上次递传送麻袋称为“传代”,为新娘铺路到洞房。另有撤帐人端起放有五谷杂粮、枣子、铜钱的箩筐,口唱撤帐歌,将筐中物品撒放在新郎新娘的头上,直到进入洞房。再用称杆桃开新娘的盖头,意为称心如意。合礼后新娘站在床沿边“装新”,这时闹房的便开始了。闹房时还唱闹房歌。唱词有“看新娘、贺新郎,一进洞房喜洋洋,左脚进门生贵子,右脚进门生凤凰”;“手打灯烛亮堂堂,看看新娘好嫁妆,高的柜、矮的箱,不高不矮象牙床,象牙床上卧鸳鸯,鸳鸯成对,凤凰成双”。新房内充满欢乐和诙谐。晚上还有“听房”的习俗。婚后第一天新郎新娘依次向长辈们行见面礼,并上坟祭祖。三天夫妻双双回门省亲,当天返回。六天娘家来人看望新娘,十二天娘家接回新娘,称“回门”。 
解放后,《婚姻法》颁布,实行一夫一妻制,自由恋爱结婚。旧时习俗大为减少,办理婚事一般比较节约。 1980年后,结婚大操大办,浪费严重,虽经宣传教育,但收效甚微。在婚姻上大做钱财文章,什么见面礼、允媒礼、追允礼、结婚礼、上、下轿礼;还有每逢过年过节的四色礼等。加上盖新房、制家具、请宾客、摆阔气,媳妇进门,少则数千元,多则超万元。特别是农村为娶儿媳妇,使经济负担过重,给生活带来困难。 
旧时境内还有一些特殊婚姻形式。指腹婚:由于双方家长情深谊长,双方内眷同年怀孕,分娩前即许下诺言,若两家都生男孩或女孩,则结为“干亲”,孩子们以“干兄弟”“干姐妹”相称;若一家生女一家生男则结为姻亲,也叫“娃娃亲”。童养媳:俗称“童儿媳妇”,多因家境贫寒女方养活不了,说与家境较好的人家;或幼小时就收养下来的少女,成年后为儿媳。完婚仪式简单,选个好日子,一大早放炮磕头结婚,俗有“半夜放炮小磕头”之说,一般不招待客人。童养媳身受旧礼教折磨欺凌,地位低下,县内城乡譬喻有人受气说:“像个受气童儿媳妇。”招亲:有女无儿之家,为了传宗接代,养老送终,便招女婿上门,与女婚配,俗称“倒站门女婿”。解放后政府为破除封建婚姻礼教,提倡男嫁女家。
换亲:是婚姻中的一种陋习。双方男子因家境贫困或残疾难以娶妻,相互交换其姐妹为妻,实际上是一种对等交换的议婚形式,俗称:“两换亲”或“亲换亲”。纳妾:旧时贫困人家为生活所迫,将儿女卖给富家为婢,成人后为富家看中被纳为妾。也有富家原配无子,娶婢为妻,名曰“二房”,解放后被取缔。
解放后,虽然旧日的婚姻礼教逐步淘汰,但新的陋习时有滋生。

徽州服饰
明代以前,徽州以自织麻布为衣,多为黑、白、兰三色,衣制长期不变。宋代,深山老百姓还有以纸为衣的。清代,男着大襟长衫或对襟短衫,女穿大襟中长褂,男女均穿大腰折叠式筒裤。女装样式稍有不同。休宁、歙县近浙江,祁门、黟县近江西,绩溪、旌德、太平近宣州,石台近安庆。百姓习尚简朴,富商偏于奢侈。民国后期,城镇富家男子始穿衬衣,西裤和中山装,女子时兴旗袍和短裙。建国后,长衫逐渐消失,衬衣、西裤和中山装流行。乡村年长者仍习惯男着对襟短褂,女穿右开襟衫褂。近年来衣着已日趋多样化,除了在乡村里仍可以看到有些老人如此着装以外,大都与城市无异了。 
长袍马褂:旧时徽州男子服饰习俗。长袍与马褂均为盘领、窄袖。长袍为大襟。马褂是对襟,大都有马蹄袖。马褂以直筒呢、黑花绸缎为多,与蓝色、朱青色、灰色长袍配套,显得庄重大方。也有马褂、长袍相连的“两接头”形式,这种形式的长袍只有下半截,用扣子扣在马褂的下摆内,酷似战国时流行的“战衣”。 

端午衣:每年端午节,徽州家家户户都要为小孩子制作端午衣。端午衣包括端午服、端午帽和端午棉。端午服,多用色布置做,上装为大襟系带和对襟扣纽两种,亦有后背开禁扣纽的;裤子视孩子大小分为开裆、密裆两种。端午服的制作极为讲究,富贵人家,多在衣裤上用五彩丝线绣上图案、花卉和“如意”边,上装绣在胸前、肩头、袖口、下摆等部位,裤子则绣在膝盖、裤脚口等处。端午帽,主要是为幼小的婴儿或一二岁小孩制作,端午节前后的气候虽已暖贺,但较小的孩子还须戴帽防风。 

襦衣:襦即短衣、短袄,为徽州女子常用的服饰。襦衣多为宽衣大袖式,单的为“褂”,夹、棉的称“袄”。面料主要有朱青布、蓝竹布、白底蓝花布、士林兰布和黑箱云纱、绸、缎等。领口有盘领、元宝领,有大襟、如意襟、斜襟等式样。袖口有大袖,一甩袖口即能缩回衣内;小袖一般用作内衣及劳作时穿,袖口有钮扣可扣紧。

妇女饰物
民国时期,望江县曾流传一首《女子爱时髦》的歌谣,叫做“三月初三日,谁家仕女游?红裙遮大脚,黄伞罩高鬏。锡打银如意,泥烧玉镯头。蛾眉堆水粉,燕尾滴香油。手短尖心摆,腰粗着力扭。丈夫偏爱宠,不敢走前头。”诗中虽含讽刺腔调,但对于当时年轻女子的装着打扮却做了一番细致刻划。
宋、元、明、清时期,封建礼教残害妇女,要她们从小就强行裹小脚以限制其更多的社交活动,至民国“新女性运动”,典型的行动就是“剪辫放足”,妇女得解放,始可以“天足”面世。女性多喜欢穿红着绿鲜艳的服装,外出打黄伞(或花、红伞而);配戴金、银项圈(如意)、耳环与金银、玉质手镯;脸抹脂粉,发搽香油——概与今日的化装品、饰物与随身携带物没有多大区别。不过,现代青年男女还增加了精美手表、手机等时代产品。

跳钟馗
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傩舞,在徽州流行甚广。钟馗,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捉鬼正神。近千年来,钟馗驱邪在徽州风俗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传说中的钟馗,虽然面目狰狞可怖,但心地善良正直,嫉恶如仇、除恶务尽, 历来深受民间崇爱。 徽州跳钟馗,从明万历年间开始,每逢端午前后,不少乡村流行跳钟旭傩舞。跳钟馗,先是五个头系白毛巾,身围红、紫、绿、灰、黄五色包肚,手持棍、叉、脚蹬软底绣鞋的邪恶小鬼,在锣鼓声中上场,绕两圈,摆开架势,呐喊逞威。然后钟馗面涂青绿,口带长髯,头顶乌纱,足蹬草鞋,筐篮垫肚,畚箕挂股,外罩紫红袍,右手持宝剑或持朝官玉板,前有蝙幅引路,后有黄罗伞盖,旁有酒坛侍者,一步一趋。钟馗口喷狼牙焰火,踏着锣鼓点的节奏,与五小鬼展开较量。钟馗胆豪气壮,嗜酒豪饮,虽醉态可掬而胸有成竹。五小鬼始而色厉内荏,继而畏缩逃避,最后束手就缚。 跳钟馗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种内容,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刚正不阿、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

舞龙
舞龙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板龙、滚龙和草龙。板龙分节,每节6尺长,板面上固定个冬瓜形的灯笼,或在板面上纸扎一段马鞍形的龙身,内点蜡烛。板龙按户或按丁出一节,故长短无限制,村大人多的龙长,村小人少的龙短。龙头龙尾由村里富户或族长承制。 滚龙略短,是用竹蔑做成一节一节的圆筒,外蒙长布做成的龙衣,画上红绿鳞片,龙身内可点燃蜡烛,游时头摆尾摇,龙身动,配以各种彩灯,敲锣鼓,放鞭炮,形成十分壮观的龙灯会。 板龙和滚龙一般在春节期间嬉舞。建国以后,每逢重大节日和庆祝活动,人民也以舞龙来庆祝。 草龙是用稻草扎成的,上面插满点燃的棒香,故又称香龙。有的还把龙眼用亮铜片特制,或用电珠接电池放出亮光,有3条龙尾。舞草龙,只限于中秋之夜,显然是为庆祝丰收的。有趣的是,舞完草龙,一定要投入村外的溪水中,使之回归大海,以期风调雨顺。

麒麟舞
麒麟是我国图腾中的瑞兽,它的出现,象征着国运昌平,政通人和。麒麟舞是流行在徽州歙县富竭承狮村一带的土风舞,麒麟造型独特,音乐、舞蹈古朴,气氛欢快,不愧是一朵富有泥土味的杂耍之花。 开始时,在悠扬的萧管乐曲声中吉神、财神、魁星相继登场,各将“国泰民安”、“四季平安”、“五谷丰登”等颂词,吟诵一番。接着,由金童引导麒麟,连翻筋斗而上。麒麟头大如箩筐,独角,圆眼,狮尾,麟体,额上贴着“丰”字,躯壳雄壮,由两个壮汉支撑着,跳跃滚翻,大抵和狮舞类似。表演程式有“望月”、“玩宝”、“献宝”、“献玉书”等。 据说,这种舞在民间流传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从麒麟的古朴舞蹈程式里,可以领略到旧时徽州人的一些乡土气息。

蚌壳舞
用竹制骨架,纸糊蚌壳两片,扎在蚌壳心内饰演的姑娘身上,开则能见人,合则人上身不见。表演人数不等,以丝、竹乐为伴奏,踏拍无声漫舞,戏弄一欲捕获她们的老渔翁,但终为老渔翁所捕获,非常风趣。

狮子舞
徽州狮子舞历史悠久,盛行城乡。主要用竹、木、膏、泥、铜片特制狮头,绸缎、苎麻染织狮衣,由二人穿戴装扮表演。表演时有狮童或魁星以彩球诱狮。有狮童的母狮要生小狮。表演有“显脸”、“跳四门”、“狮子啸天”、“金扁担挑水”、“登桌高翻”等程式。 狮子舞以抑扬顿挫的锣鼓点子为演出指挥。气氛浓烈,戏噱风趣。除了在舞台上演出外,还可在地摊、街头,屋堂、店堂演出,历来为群众喜闻乐见。

钹舞
这是一种独人舞蹈,以一对铜钹为道具。表演者随自己的手段和架式,前后旋转,上下飞腾,左右翻舞,动作娴熟,节拍得当,分别表演“双蝶飞舞”、“单蛇吊鳖”、“蜜蜂钻洞”等18套节目。钹舞于清末流传于歙县南乡武阳一带。表演者方德法秉承父业,堪称皖南一绝。

亮船会
歙县渔梁船民每逢农历闰月这年的九月或十月,用两只木船并联成一对,卸去船蓬,用竹木制架,外包纱布,扎成亭、塔、楼、阁、牌坊、鲤鱼等,内燃烛灯。灯旁是乐队,笙歌齐奏,锣鼓喧天。
亮船一共六对,其后还有好几只木船尾随。会期在渔梁坝练江上下游,各遨游一夜。波光灯影,十分壮观。
亮船又叫水游,同时还有旱游,即岸上乡民们玩灯、敬各种菩萨。江中岸上,水游和旱游交相浑映,妙趣无穷,四乡百姓云集观赏,热闹非凡。

五猖会
农历五月一日,是休宁县海阳五猖庙会之日。届时四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化吉。庙会游行,“前引”锦旗开路,“执事”沿途管理杂役。青白黑红黄绿蓝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羊偶像、牌楼跟上、接下是地方戏队伍、杂耍队伍。 此庙会起源于明初。朱元璋和陈友谅在皖南曾打过几年拦锯战,军士百姓死亡枕籍。朱做了皇帝后,下令江南百姓,村村建“尺五小庙”,阵亡士卒“五人为伍”,受百姓供奉。《明史》记皇家祭祀有“阵前阵后神祗五猖”之说。如此世代相传,便衍成香火极盛的五猖神庙会。

阜阳火把节
阜阳地区称中秋节为火把节。
夜晚打火把游乡,为纪念刘福通领导红巾军起义。相传韩山童、刘福通组织农民起义,纷纷举火把响应,首克颍州。时有童谣:“满城都是火,官府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巾军席上坐。” 其后不久,颍州民间每至中秋节晚上,青少年都要模仿红巾军,用秫秸、葵秸裹以稻草,到野外燃,摇来摇去,待燃尽返。当地习称“撂火把子”,至今不衰。

上九庙会
农历正月初九日为唐朝忠烈张巡和许远殉难日,徽州区岩寺镇每年于此日举行庙会纪念,俗称“上九会”.会期三天,初八日开始,初十日结束。庙会期间,举行游神、祭神活动,搭台唱戏,各地商贩亦前来下赶会,摆设摊点,各种农副土特产品各农具、日用百货应有尽有.现“上九会”已失去原来纪念张巡、许远的意义,取消了游神活动,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

龙灯
九华山及附近乡邻逢年或重大节日活动时,以舞龙灯、狮子灯庆贺助兴。龙灯以竹篾扎成拱形,一拱一板,每板长约1.5米,内燃蜡烛,少则九板、多则数十板(均为奇数),每板1人扛舞,并敲锣打鼓随行。龙灯是民间庆贺喜庆的一项大型集体活动,所到之处观者如潮,十分热闹。

琅琊山庙会
农历正月初九,过去,每年正月初九这一天,人们纷纷到琅琊寺烧香礼佛,同时玩灯、杂耍,好不热闹。这便是琅琊山庙会。庙会为什么选在正月初九?这里有一段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琅琊山并不象现在这样秀丽多姿,只是一座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东岳大帝的女儿碧霞仙姑因嫌天宫冷清寂寥,想到人间游山玩水。仙姑定睛一看,大失所望,山上除了草还是草,连比自己高的树都没有。仙姑稍作休息,想另找锦绣山川。但转念一想,现在的景色有何味道?不如自己动手造就一处美景,想造多美就造多美。于是她决定不到别处去了,并就地用石头垒了一个住处,往下来美化琅琊山。碧霞仙姑知道天宫里的甘霖能使花草变香,清水变甜。便每天往返天上人间,取来甘霖,洒在琅琊山上。她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不辞劳苦,终于使原来的荒凉的琅琊山开始长树生花,风景渐渐秀丽起来。其中琅琊寺一带的景色特别优美,这是因为盛甘霖的罐子不小心给弄翻了,甘霖全部泼在一处的缘故 ,碧霞仙姑造了一处仙境的消息传到天宫,她的姐妹们纷纷要求下来观赏,选定的日子是仙姑的生日,而这一天正是正月初九.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碧霞仙姑,就在琅琊山顶上建造了一座宫殿,这便是碧霞宫。每年正月初九,人们纷纷前来烧香祭祀,这样,便逐渐形成了规模盛大、热闹非凡的庙会。

国际吟诗节
自1989年以来,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我市都举办吟诗节, 至今已举办了10届,其中,自’96国际吟诗节起,被列为安徽省5个主要节庆活动之一,升格为省政府主办、马鞍山市政府和省旅 游局承办的大型节庆活动,参节的海外来宾由市外事办公室负责 邀请和接待。历届吟诗节的举办,全方位地展示了我市改革开放 以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扩大了我市在海外的知名度与影 响力,促进了我市与海外及国内其它地区的文化、经贸交流与合 作。据统计,前10届吟诗节共接待参节客商9000多人,其中外宾、 外商1200多人,涉及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 度尼西亚、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荷兰、挪威、 瑞典、瑞士、比利时、德国、俄罗斯、马里、埃及等东亚、东南 亚、欧美、非洲、大洋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签定各种合同、投资意向书、经贸协议近300项。吟诗节期间和之后,人民日报、 文汇报、解放日报、北京周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及省内各大传媒都分别作了报道, 日本、韩国、东南亚及香港的传媒也做了同步报道,不仅扩大了 我市的知名度,而且,客观、全面地展示了我市对外开放的新面貌。至1997年办节已基本做到“以节养节”,其中,以吟诗交流为中心的外事活动已做到不要政府贴补。

在这里,大自然毫不吝惜,造就了天下无双的山水风光;在这里,古今风流人物尽显才华,留下大量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胜景。方圆154平方公里的黄山风景区,无处不景,无景不奇!苍松舒臂、峻石嶙峋、云蒸霞弥、温泉滑润,此“四绝”著称于世,无怪乎徐霞客称赞:“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传颂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1985年,黄山作为唯一的山岳风光,被评选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黄山周围,景观簇拥,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级“牯牛降”和省级“清凉峰”两处自然保护区以及我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

徽剧
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现名。明末清初,徽州腔和青阳腔与乱弹、吹腔交流融合形成该剧种,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昆剧的一定影响。其主要腔调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清初,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清乾隆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风靡全国。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本世纪30年代初期,徽州有徽剧戏班约20个。目前,黄山市京徽剧团里仍保留部分徽剧剧目。

皖南徽菜是安徽菜系的主要代表,徽菜向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它的特点是常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红烧头尾”、“红烧划水”、“腌鲜桂鱼”等均为脍炙人口的传统名菜。

以芜湖、安庆、合肥地区为代表的沿江菜,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代表菜有长江鲥鱼、无为熏鸭等。

以蚌埠、宿县、阜阳等地方风味形成的沿淮菜,咸中带辣,汤汁口重色浓,惯用香菜佐味和配色。最有名的当属“符离集烧鸡”和“奶汁肥王鱼”了。

安徽省北缘黄河故道,南为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两大文化起源的交汇地带,地方戏曲历史悠久,丰富多采。现有剧种20多个,其中影响较大,深受群众喜爱的有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淮北梆子等。

安徽省虽地处内陆,相比华东各省,经济较不发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全省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其中尤以铁路运输最为发达,铁路通车里程2500公里以上,居华东首位。

铁路:全省现有15条铁路,除京沪、京九、陇海三大过境干线外,省内主要铁路有:淮南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淮南铁路;连接长江南岸工业走廊的宁铜铁路;穿越皖南山区的皖赣铁路;在阜阳与“大京九”接轨的濉阜、阜淮、漯阜铁路;连接皖、赣、鄂三省的运输大动脉合九铁路;“华东第二通道”宣杭铁路等。即将于2001年竣工通车的铜九铁路建成后,将形成东起上海,西抵武汉的沿江铁路大动脉,正在建设中的“西部大开发十大工程之一”的西合铁路将再造一条东起上海,西抵宁夏中卫的“陇海新干线”。合肥、蚌埠、阜阳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公路:以省会合肥为总枢纽,与淮南、阜阳、蚌埠、宿县、芜湖、安庆、宣州、黄山等地市联接线为主干,构成通往全省各市县的公路网。现有国道9条,省道66条,总长度达1.22万公里。全省已建成合肥—南京、合肥—芜湖、合肥—铜陵3条高速公路和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铁路两用桥(2000年底通车)。

水路:安徽省水路交通主要有长江航线和淮河航线。长江航线上的芜湖、铜陵、马鞍山、安庆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池州港为二类开放口岸。芜湖朱家桥外贸专用码头可停泊万吨级海轮,裕溪口煤码头是长江上主要的煤炭输出港。淮河航道西起三河尖,经正阳关、凤台、淮南、蚌埠、五河、至红山头入洪泽湖,全长370公里,上至正阳关、下达长江,全年通航,干流客运以蚌埠、淮南为主要港口。

航空:合肥为本省航空中心,骆岗机场位于市西南郊9公里处,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汕头、深圳、海口、福州、厦门、西安、成都、武汉、郑州、济南等23条国内干线以及至香港的定期包机,省内可通航黄山、阜阳等市。著名风景区黄山也是省内重要的对外航空港,与国内18个重要旅游城市直航。此外,安庆、阜阳、芜湖、蚌埠等城市也有民用或联航机场。